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该站
首页>业界资讯
业界资讯

奥运场馆照明灯光这样设计就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09  点击次数:1102

导语: 对于这些场馆来说,造型与灯光才是它们最有力的“发言权”。本期我们邀请到两位在灯光上颇有研究的照明设计师,一起聊聊奥运中体育场馆那点“形与色”。

 随着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的开幕,观众的眼光一下子集中在了这场国际性的赛事当中,大家在关注运动员为国家夺得几枚奖牌的同时,体育场馆的设计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对于运动员来说,除了训练付出的汗和泪外,能证明自己的努力与实力的,属奖牌最有代表性;而对于承办各项比赛的体育场馆来说,独特的造型与灯光将设计师的理念与技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因此让世人记住了每座富有内涵的建筑,此时,对于这些场馆来说,造型与灯光才是它们最有力的“发言权”。本期我们邀请到两位在灯光上颇有研究的照明设计师,一起聊聊奥运中体育场馆那点“形与色”。

  奥运场馆设计的三元核心

  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届奥运会金牌争夺战在巴西6座城市的34个比赛场馆展开。这34个场馆包括了18座既存场馆,9座新建场馆和7座临时场馆。而这些场馆分别分布于5个风景各异的地区,从西北部的德奥多罗区茂密的深林,到东南部的科帕卡瓦纳沙滩,再到里约东北部代表性十足的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开闭幕式。

  虽然里约奥运的筹备工作差强人意,但奥运场馆始终是人们期待的焦点之一。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里约西部巴拉区的一个三角形半岛上,集中了15座奥运场馆。比尔·汉韦团队计划在小岛周边重建一个微缩热带景观,设计一条黑白相间的蛇形大道,作为这座公园的中轴线,将新旧15座场馆分列于中轴线两旁。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伦敦奥运会“可拆卸式临时场馆”构想的启发,里约市长提出了“流动性建筑”概念,在“后奥运时代”,除了主要场馆将被保留作为精英运动员的训练场地外,其余一些场馆将被拆除,重复利用土地,更甚者搭建手球场的可拆卸组件将在奥运会结束后被重新用于当地四所学校的建设。

事实上,几乎从有奥运会以来,体育场馆的建设就成为世人关注奥运会这项盛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奥运会区别于其他国际赛事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每届奥运会举办之前,最受大家关注的便是场馆设计与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了。而建筑设计师们的竞标方案,最终获选的设计团队,场馆的设计风格,甚至于施工的进程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话点,也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得力的宣传方式。然而,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就一个获得全世界都关注,但是只在两周内发挥真正作用的建筑,恐怕是奥运场馆“特别之处”的来源,也因此形成了设计团队巨大的挑战,因为,新建的奥运展馆,要在外形设计的新颖度,抢眼度,甚至于夜晚灯光效果上下足功夫。
每一届奥运会结束后,必然有至少一个体育场馆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每一个地标性场馆的设计,必然又与这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化特质息息相关。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发源地和文化古城两大因素的影响下,场馆设计加入了很多艺术元素,展现了欧式的优雅;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结构组件的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架构,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元素的镂空手法,更蕴含了浓厚的东方文化内涵:秩序、内敛的东方美学思想。至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场馆,大部分都是基于可回收材料和环保原则建造的,将低碳环保的奥运理念发挥到极致,但建筑本身也颇具特色,如温婉大气的“伦敦碗”,场馆三面环水,游客需过桥入场,但重点放在可回收上,展示了时尚与环保相交融。
有人说,奥林匹克精神是对体育、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三元核心的重视,而如何完成把巨大的单一空间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的挑战,和探索结构与技术的极限,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之于建筑设计的完美体现。而从近几年奥运场馆的设计理念来看,未来的奥运场馆建设,会在体育、文化两大因素的基础上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